最后的绉纱人手工编织夏布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手工绉纱,在江西宜春的一些偏远的农村才能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现代年轻女孩都不学这门手工活了,只有这些老婆婆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岗位”。看来手工编织夏布的传统早晚会失传。其实,在苎麻成线之前还有一些工序;如将苎麻从地里割下;去叶;取皮;将外皮浸于水中数日直至外皮腐烂剩纤维;将纤维洗净晒干;将晒干的苎麻纤维分成较细的线;再次就是图中老人所做之事将较细线捻成更细长的线。这些工序不是一两天所能完成的。 2011年5月20日,我来到夏布之乡江西省宜春市洪塘乡北潭古村易家村小组采访了几位正在绉纱线的老婆婆,据了解,她们都是从十几岁开始学集纱线的,由于这个手工活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符合编织夏布的要求,但是合不到工价,所以年轻姑娘们都不愿意学这门手工活。苎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加工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凉爽、透气、抗菌、韧性强、吸水性强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宜春手工绉纱编织夏布始于唐宋时期,有上千年的历史,影响甚广,宜春夏布一向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饮誉全国,二十世纪末期,日本、韩国等国家又首先开辟了夏布的新用途,她们将夏布加工成手工艺品销往全球。
最后的绉纱人-10
最后的绉纱人-1
最后的绉纱人-2
最后的绉纱人-3
最后的绉纱人-4
最后的绉纱人-5
最后的绉纱人-6
最后的绉纱人-7
最后的绉纱人-8
最后的绉纱人-9